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

回顧真我

回顧從前的自己才發現真的長大了,真的改變了。
我是家裡排行最小,最小的一個 為何要強調「最小」的字詞呢?
最長的是姊姊。她很獨立自主,在國小的時候就得照顧幼小。
因為媽媽常要做代工,很辛苦的分擔家計,姊姊得幫忙減輕媽媽的負擔。
很多事她也得靠自己,所以,在學校她的功課很好常拿前幾名。
獎學金也都跟家人一齊分享。功課不好的我,姊姊都幫我補強。

••••那時有她,我才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必害怕。

家中的阿嬤、阿公管教嚴格;特別是媽媽不在,外出工作,只要不聽話就得挨打。
所以,自小很聽話。別人說的話、長輩說的話我都唯唯是諾。哪怕是違背就得承受挨打,所有做的事希望可以獲得大人的認同及歡欣;任何事希望獲得稱讚獎賞。而我沒什麼特別的地方,只是不停的唸書。同學出去玩,我就死背書,死唸書。我有數張的「成績優良」獎狀。或許,只有這些才使我有些光彩 才覺得跟那些愛玩的小孩不一樣。

於是,我跟同儕少了互動。

下課時,陪我相伴的是:橫紋筆記本、2B自動鉛筆、橡皮擦。在位置上一直畫圖,那時酷愛漫畫,常愛幻想。可想的是,我是循規蹈矩的人。總跳不出框框,畫不像的一直不停的擦拭。桌上的擦筆削,就像自己的缺點多到不勝數又多餘。至此我一直很寡言,就算是朋友也是聊了幾句,數秒後••••••••再也找不及任何話語來談天說地。

我只是站在一旁。就像照片裡,有些不正視鏡頭、畏縮不坦然。或是,中間找不到自己,而是在得用筆圈起來的「小角落」。

不是自己被排斥,而是自己太落寞,放不開自己。
漸漸年長;有些想法漸漸開拓。開始認真思考自己。哥哥總是不停的調教,他也是自主的人,即使別人的反對,他還是勇於嘗試。

他總說:「不做怎知自己行不行」。

就像我愛幻想。同時,幻想讓我假設結局。
但是,通常太多的假設讓我卻步。媽、兄姊,他們都為自已、家人做了努力。不設限框架去大膽實現自己的夢。到了大學,我開始拋開舊有的自己。我想過的快樂也想跟別人分享快樂,直到現在有了份工作,我才覺得自己不再像那角落的「小角色」,而是獨當一面的主角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